高校突出“四个坚持”大力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
  • 2024-05-21 工作汇报 813
高校突出“四个坚持”大力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

高校突出“四个坚持”大力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


    **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给学校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聚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坚持系统谋划、思想引领、协同贯通、双向流动,不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国家需要、企业欢迎、能力突出的新时代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一是坚持系统谋划,下活校企一盘棋。一是完善组织架构。成立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组建由国内外知名工程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企业专家、行业负责人构成的卓越工程人才战略指导委员会,将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总结深化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工作经验,专班推进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实体化建设。二是细化行动方案。邀请行业重点企业参与研制并出台《中共**大学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意见》《**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制定校企联合培养硕博士全周期培养进度表,完善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营造卓越工程人才良好培养生态。三是创新培养模式。联合13所行业高校、10家钢铁领军企业组建中国冶金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全过程参与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过程执行、培养资源共享。立足学科专业特色,高质量建设材料与......此处隐藏2032字,下载文档可见......把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或新装置研制等作为工程硕博士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健全博士分流、硕转博、项目退出等机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诊断式评估,持续加强培养质量监测。

    四是坚持双向流动,建强育人主力军。一是注重项目牵引。校内导师聚焦企业生产需求和创新需要,通过揭榜挂帅形式匹配企业导师,联合做好专项计划申报、招生专业确定、合作项目落实、协力培养学生、联合科研攻关等工作,依托科研团队开展人才培养,把高水平科研资源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资源。截至目前,企业共提出课题135项,均已顺利对接。二是加强导师培训。实施校内导师双走战略,支持专业课教师深入钢厂、矿山、企事业单位等生产一线,基础课教师前往一流大学驻课,持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简化企业导师聘用流程,优先认定企业导师授课资格,完善校企双导师及导师组遴选、管理、考核制度,将企业导师纳入导师培训体系。三是激发深层潜力。通过实施一生双师百企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将高校科研梯队建设和企业创新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技创新三统一,推进高素质人才和科研成果双转移,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教师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能力、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