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汇报材料
  • 2025-08-25 工作汇报 466
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汇报材料

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汇报材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新时代新征程,**大学坚持心理素养是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理念,以筑牢抵御风雨的心理素养夯实一流创新人才培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顶层设计,通过价值引领、创新驱动、系统构建三向发力,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心理韧性的时代新人,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为推动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在高校落地生根贡献**大学智慧。

    一、价值引领:激发拔尖人才“心”动能

    厚植家国情怀,以小我铸就大我。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帮助青年学生在小我成长中筑牢心理根基,更要引领他们将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我格局。浸润式校园文化活动促使思政教育如春雨润物般发挥作用,备受广大师生欢迎的我和我的大学系列主题活动,将个人成长叙事与集体发展脉络相融合,学子们在感受校园人文之美的同时,更能深刻体悟个人理想与时代使命的同频共振,这种集体归属感的培育,为青年心理成长提供了丰厚沃土;体验式红色研学让家国情怀落地生根,通过组织学子走进革命旧址,在沉浸式历史场景中与先辈精神对话......此处隐藏3132字,下载文档可见......将心理育人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科研指导和日常管理,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深度融合。第三圈层:朋辈互助拓展圈。实施研究生朋辈咨询师项目,充分发挥在校心理学专业学生优势,既充实了心理健康服务力量,又构建起实践育人新平台。

    全周期赋能+阶段化精准施策纵向贯通。学校构建贯穿学生成长全周期的心理支持体系,以阶段化精准施策赋能学生关键节点成长发展。新生适应期,实施六个一心灵引航工程,通过专题培训、心理测评、主题班会、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帮助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考研季、考试季,推出正念减压工作坊”“考试焦虑团体辅导等定制化服务,缓解学生阶段性心理压力;面向毕业择业期,开展职业心理调适讲座、模拟面试心理训练,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日常培养中,学校以21天情绪管理”“心灵奇旅工作坊等长效项目持续增强学生心理韧性,并结合OH卡牌、艺术疗愈等创新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如此,学校实现从入学到毕业的全周期赋能与关键节点的精准支持,为学子提供贯穿成长始终的心理动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育心为本。学校将持续深耕心理健康教育沃土,不断完善心育体系,以更富智慧、更有温度、更具实效的**大学方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